英特尔超越未来_如何超越英特尔电脑系统
1.请问如何正确使用windows优化大师?
2.AMD发布新品欲打翻身仗,锐龙7系多核性能超越酷睿i9系列!
3.英特尔9代与10代处理器:超越速度的全新体验
4.英特尔和AMD有什么区别!
5.英特尔做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微软做计算机的芯片
锐公司(ID:shangjiezz)报道
作者/ 郑 栾
“当我还是IBM的一名年轻工程师时,有人建议我,应该奔着问题去。要做,就要做最重要的事。我一直都记得。”
这句话出自苏姿丰之口,她是一位华人女性,也是AMD公司总裁兼CEO。
苏姿丰于2014年起担任AMD公司的CEO,在她的任期内,AMD的股价从2美元左右涨至如今的90美元,5年之间涨幅高达4500%。
她的确解决了AMD当时面临的大量问题。如今,AMD已经将个人电脑的CPU市场完全颠覆,制程和性能都反超了英特尔,并且在数据中心(即曾经的服务器)处理器等市场向英特尔大举进攻。2019年,苏姿丰成为史上第一位登上美联社年度CEO薪酬榜单的女性。
令英特尔头疼的另一家公司,是它曾经的忠实小弟英伟达。
英伟达刚刚以400亿美元的价格,从软银手中收购了英国新品设计公司ARM,这是芯片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笔收购。这笔收购一旦完成,意味着英伟达可以在CPU市场和英特尔直接竞争,同时威胁英特尔重要的利润来源——数据中心市场。
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同样是华人。在电脑硬件发烧友的圈子中,他和苏姿丰被称为“老黄”和“苏妈”。
而英特尔的近况并不顺利,研发进展不顺导致自己很难跟上祖师爷提出的“摩尔定律”,股价也不再坚挺。
这两位华人,会成为 科技 巨头英特尔的掘墓人吗?
01
硅谷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1965年,英特尔未来的创始人之一,当时36岁的戈登·摩尔在准备一份报告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 每过18-24个月,集成电路芯片上的电路数目都会翻倍增长。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储存器芯片,也同时在微处理器上出现。
如果这一定律长期生效,就意味着,每过2年,计算机的储存容量和计算能力都会翻倍增长。
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它准确地预测了未来50多年里计算机性能的发展,成为计算机产业中的第一定律。
那一年,2岁的黄仁勋还和家人住在台北,英特尔还没有诞生,距离苏姿丰出生还有4年。
这是一段相爱相杀的 历史 。
1968年,戈登·摩尔和罗伯特·诺伊斯、安迪·格鲁夫离开仙童半导体,创办英特尔。有媒体评价:英特尔是这个星球上最成功、最具竞争力的公司之一,它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一样,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英特尔几乎完美地遵循了摩尔定律预言的发展轨迹,像一艘航母一样劈波斩浪。而AMD则扮演了一个屡败屡战的挑战者角色。
几十年间,时而靠英特尔授权,时而靠山寨,AMD始终在芯片业界扮演着“第二供应商”的角色。直到20世纪8、90年代,英特尔取消了对AMD的技术授权,AMD走上了自主研发的道路,并且熬死了所有竞争对手,成为英特尔在CPU市场唯一的敌人。
20世纪的后半叶,半导体产业的飞速发展成为了美国经济最重要的引擎。黄仁勋和苏姿丰也随着家人,从中国台湾来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
黄仁勋在俄勒冈州立大学取得了电机工程学位,后来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毕业后还曾经短暂地供职于AMD。
1985年,黄仁勋加入LSI Logic,8年的时间里,他从普通员工做到了董事,先后负责技术、销售等多个部门,成为一位复合型人才。
1993年,在自己30岁生日之前,黄仁勋联合创办了英伟达,主要业务是显示芯片。 在英伟达的推动下,显示芯片从可有可无的产品蹿升为计算机的两大核心处理器。
这一年,苏姿丰还没有从麻省理工大学毕业。在这所美国名校里,苏姿丰学习了8年,获得了电机工程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苏姿丰先后在德仪、IBM研发部门、Freescale Semiconductor工作,外界给她的评价是: 善于谈判、领导力强、人际关系丰富,并且多才多艺。
在1995年之前,显示芯片主要用于 游戏 机,因为当时的个人电脑几乎不具备 游戏 功能。而当微软发布Windows95后,计算机的图形化时代到来,显卡开始站上芯片产业的“C位”。
黄仁勋敏锐的嗅觉让他做出了决断:全面支持微软的D3D API。同时,他还提出了和摩尔定律并称的显卡芯片领域“黄氏定律”,即显卡芯片每6个月性能提升一倍。
显卡曾经只是一个负责信号输出的部件,但随着计算机性能的发展,显卡芯片的重要性不断提高。
1999年,英伟达提出GPU(图形处理器)概念,并发布了一款全新架构的产品GeForce256。这款芯片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款消费者级别的 3D 图形 GPU。
黄仁勋的一系列决策让英伟达在显卡市场脱颖而出,他本人也成为硅谷 历史 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
2006年,当AMD已经可以在CPU市场和英特尔正面掰手腕时,这家公司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策——花费54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收购显卡双雄之一,英伟达的最大竞争对手ATI,这也让AMD成为全球唯一一家有能力研发生产CPU和显卡的厂商。
02
AMD的救世主
从长远来看,AMD的这次收购影响深远,且具有长期价值。今天的AMD仍然是全世界唯一一家可以同时研发CPU和独立显卡的企业,在CPU性能发展日趋缓慢的时刻,显卡的运算能力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并且在浮点运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有独特的优势。
但在收购之时,AMD是CPU市场的第二,ATI则是显卡市场的第二。这笔收购的完成意味着AMD需要进行双线作战。老二收购老二,直接和两个老大竞争,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次商业操作。
资金链的紧张直接影响了AMD的研发能力,在CPU市场上,AMD的性能逐渐落后于英特尔。2008年,为了保证公司的经营,AMD被迫卖掉了自己的晶圆厂,让AMD从此再也没有了晶圆生产能力,成为了一个单纯的芯片设计公司。
而在显卡市场,AMD也在和英伟达的竞争中落于下风。因为提供不了有足够竞争力的产品,AMD一度成为了“性价比”的代名词。
2014年,AMD已经风雨飘摇,市值由最高时的750亿美元跌到不足30亿美元,连续更换了4任CEO都没有挽回颓势。
雷军曾经说过,没有一家手机品牌能在销售额下跌后成功逆转,除了小米。这种大趋势放在整个 科技 领域亦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AMD将会在苟延残喘几年后,消失在 历史 舞台上。
幸运的是,AMD找到了那个救世主。
2012年,AMD从飞思卡尔重金挖来苏姿丰,苏姿丰在AMD先后担任首席运营官、高级副总裁兼全球业务总经理等职务,并在2014年6月的改组中成为AMD 历史 上首位女性CEO。
尽管外界认为AMD四面楚歌,但苏姿丰却有不同的看法: 虽然AMD经营状况不佳,却拥有高性能计算技术与核心知识产权,拥有定义下一代CPU和GPU的筹码。 这正是工程师出身的苏姿丰梦寐以求的大舞台。
为了扭转亏损,AMD开始为索尼和微软提供 游戏 主机的半定制芯片,这项业务利润率很低,属于英特尔和英伟达看不上的业务。AMD同时拥有CPU和独立显卡业务,很适合这样的本定制芯片,这项举措很快为AMD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
同时,苏姿丰着眼于解决AMD最致命的问题,因为她深知“问题就是机会所在”。苏姿丰为AMD提出了三大战略: 打造伟大的产品,加深与客户、合作伙伴的关系以及简化运营。
苏姿丰希望AMD将资源投入那些规模大而且重要的市场,这其中包括数据中心、个人电脑、 游戏 等,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可以高达750亿美元。
抢夺这些重要市场的举措有两个,按时推出新产品和专注于开发高性能芯片。AMD开始执行全新的产品周期,每年推出一代新的GPU,每一年半推出一代新的CPU。
苏姿丰召回了AMD的两位功勋元老,曾经参与并领导CPU架构设计的Jim Keller,以及在AMD任职12年,长期领导显卡芯片设计的华人王启尚,由他们负责AMD新一代CPU和显卡架构的研发。
AMD还成立了专门的业务发展委员会和工程设计领导团队,定期审视AMD的路线图,确保所有的投入均在正确的方向上,在正确合适的时间点向客户提供最适合的产品。
2017年2月21日,在旧金山举行的AMD Ryzen Tech Day大会上,苏姿丰微笑着发布了全新架构的Ryzen(锐龙)处理器。新架构让AMD的产品重新具备了竞争力,且性价比高于英特尔的产品。
半年后,AMD发布的财报显示,公司逐渐摆脱亏损,重新实现盈利。
03
英特尔四面楚歌
苏姿丰的步伐没有停止。
在发布全新的个人电脑CPU后,AMD将新架构和新技术辐射到了其他市场,包括苏姿丰提到过的数据中心,以及商用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市场。
在走上正确轨道后,AMD爆发出惊人的潜力。他们选择和台积电合作,押注7纳米制程,迅速完成了对英特尔的超越。
2019年,这是AMD的50周年生日,也是苏姿丰的50周岁生日。AMD在这一年扬眉吐气,发布了世界上首块7纳米台式处理器,显卡也迈入了7纳米制程。更让AMD引以为豪的是,自己的技术整合涵盖了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云计算、高性能计算(HPC)和下一代 游戏 机。这成为AMD利润和股价大涨的原因。
在AMD出色表现的衬托下,英特尔疲态尽显。 因为研发不顺,英特尔在14纳米这一制程上停滞了整整5年,直到今年才推出10纳米产品,但表现依然不佳。
今年7月,英伟达的市值达到2500亿美元超越英特尔,此后一路上涨至3200多亿美元。不久前英特尔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更是给投资者 破 了一大盆冷水: 营收同比下降4.5%,环比下降7.1%;毛利率同比下降5.7%;净利润同比下降28.6%。
截至12月29日,英特尔的市值一度跌破2000亿美元大关,在对冲基金的救场下才勉强涨回。
尽管现金流充足,但英特尔似乎已经到了悬崖边。 在处理器制造领域,英特尔已经跟不上台积电和三星的节奏,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CPU则被AMD持续抢夺份额。
更糟糕的是,英特尔的传统客户,如苹果、微软和亚马逊等公司已经在开发自己的内部芯片解决方案,并交由台积电和三星代工制造。
11月末,苹果基于ARM架构推出了M1芯片,这款处理器在很多场景下的性能已经超过了16 寸 MacBook Pro 所搭载 i9-9980HK,同时功耗表现要好于英特尔的处理器。未来,苹果会不会把Macbook的全线产品换上自己的处理器?
目前为止,对英特尔威胁最大的还是AMD和英伟达。 在苏姿丰的领导下,AMD重回数据中心处理器市场,并且将它的战略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称自己的新产品为“世界最强x86处理器” “现代数据中心的新标准”。
而这一市场是英特尔的现金奶牛和增长引擎,占到了英特尔第二季度收入的52%。AMD基于7纳米制程推出的产品,性能明显领先于英特尔。
黄仁勋领导的英伟达在市值超越英特尔后,仍在快速增长,目前已经超过了3200亿美元,把英特尔远远甩在身后。主要原因在前景广阔的人工智能应用中,英伟达占得了先机,英特尔则迟迟未能进入这些场景。
十年前,英伟达的首席科学家戴维·柯克说服黄仁勋做出了一系列在当时看来风险极高的疯狂决策。首先是让一块只能渲染图形的独立显卡,变成一个通用计算图形处理器(GPGPU);另一方面则强烈要求英伟达现有与即将推出的所有GPU都必须支持CUDA程序。
CUDA是一种由NVIDIA推出的通用并行计算架构,该架构使GPU能够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它让GPU不再单独存在于个人用户的显卡中,仅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工作;而是让GPU通用化,把“个人计算机”变成可以并行运算的“超级计算机”。
现在,英伟达已经在CUDA基础上开发和积累了针对不同领域的大量算法与软件,人工智能领域主流的深度学习框架基本都是基于CUDA进行GPU并行加速。
如今,英伟达收购ARM,一方面有机会进军英特尔和AMD重点争夺的数据中心处理器市场;另一方面,ARM是全球最大的芯片IP供应商,全球超过90%的手机和平板电脑处理器都采用Arm架构,如果这笔交易最终完成,英伟达将成为横跨服务器、PC、消费电子和智能手机等多个重要领域的 科技 公司。
不希望看到这笔交易完成的,恐怕不止英特尔,还有苹果、三星、高通等ARM的大客户。
对英特尔来说,它面临着成立52年以来的又一个重大危机。英特尔不是没有遇到过生死存亡的时刻,70年代末,以储存器为主业的英特尔果断砍掉储存器业务,进军处理器市场,与微软的合作打破了IBM对个人电脑的垄断,成为世界级 科技 巨头。
如今的英特尔,再次来到了命运转折的十字路口,但当年的传奇CEO安迪·格鲁夫已经远离英特尔20年。
这一次,谁能带领英特尔触底反弹?
请问如何正确使用windows优化大师?
IT168 评测2011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有着很不一样的意义,相信2012的人们感慨着世界末日的临近,而熟悉Intel tick tock钟摆战略的人们也在年初等到了第二代32nm的处理器产品,新一代被命名为Sandy Bridge的处理器及其附属产品家族们囊括了多达29款处理器、10款芯片组以及4款无线网卡和更多的衍生产品,虽然人们并不能在第一时间全部的享受到这些科技新产品带来的变革,但是这个被Intel视为堪比当年经典产品奔腾(Pentium)处理器的新生事物还是带着CPU/GPU一体化的核心、性能升级的集成显卡、第二代的睿频加速技术以及AVX指令集来到了我们的面前。我们将在这篇文章中针对移动第二代智能处理器的性能做一个抢先的测试和对比。
▲性能提升明显 Intel SandyBridge抢先测
第二代智能处理器处理器采用第二代32nm工艺、第二代高K金属栅极(HKMG)技术制造,集成大约10亿个晶体管。CPU与GPU核心采用了合并设计,与目前主流的Clarkdale/Arrandale处理器采用32nm处理器+45nm图形核心的双芯片封装方式完全不一样,而这也是第二代智能处理器最大的卖点之一。除了直接整合GPU之外,内存控制器等单元依然被整合在了处理器之内。此次基于32纳米制程工艺的全新酷睿家族依然是按性能区分为酷睿i7、i5 和i3处理器系列,我们也收集到了一些处理器的基本情况,与上一代32nm处理器完全采用采用了成本更低的双核心结构,通过超线程技术来实现双核4线程的工作方式不同,此次的32nm产品序列中出现了四核心产品,由于目前发布的处理器产品均支持第二代的超线程技术,所以四核心的处理器产品也就同时具备了四核心八线程的处理能力。新的处理器依然是为每个核心都配备256KB高速二级缓存,并且还集成DDR3内存控制器,然后按照产品级别的不同分别配以3-8MB不等的三级缓存(L3 Cache)。而在主频方面,目前公布的最低端的酷睿i5-2520M处理器以2.5GHz起跳,经过睿频加速后可以达到最高3.2GHz的水平,而频率最高的i7-2920XM处理器起始频率可以达到2.5GHz,在睿频技术加速之后可以达到3.5GHz,与老版的原生四核心移动i7处理器相比,主频增幅更高,不管是睿频主频还是绝对主频都足够满足绝大部分用户对处理器主频、运算能力的需求了。
▲性能提升明显 Intel SandyBridge抢先测
第二代智能处理器相比上一代的处理器产品另外一个改进之处在于集成显卡性能的提升,Intel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新的GPU图形核心经过了比较大的改良和重新设计,性能比上一代集显有着两倍提升,同时由于新一代睿频技术的加入,第二代智能处理器处理器会根据运行程序的不同而动态调整CPU、GPU的频率,实现性能最大化或者节能降耗,而在之前用户只能得到单一的CPU性能提升。也就是说第二代智能处理器处理器可以在你需要更高GPU性能的时候,将性能动态分配到GPU部分,而将CPU部分的主频保持在原始状态,反之也可以在你只需要高性能运算能力的时候一味加强CPU性能。
▲性能提升明显 Intel SandyBridge抢先测
从CPU部分的资料来看,新的处理器仍然采用了32KB指令、32KB数据、4个循环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也仍然是每核心256KB、10个循环,而三级缓存的容量则有8MB、6MB、4MB和3MB四种。第二代智能处理器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加入了?高级矢量扩展?指令集,虽然这个简称?AVX?的指令集需要Windows7 SP1的支持,但是可以预见的是这个被Intel宣称进行矩阵计算的时候将比SSE技术快90%的新指令集将带来更丰富的功能。
▲性能提升明显 Intel SandyBridge抢先测
从目前公布的资料来看,新的第二代智能处理器处理器TDP功耗依然维持在了上一代产品的水平,顶级的酷睿i7-2920XM拥有最强大的性能和55W的TDP功耗,而其余两款酷睿i7四核处理器i7-2820QM、2720QM则45W的TDP功耗,双核心的三款酷睿i5处理器功耗则保持在了主流的35W水平。
总结一下,新的第二代智能处理器处理器相比上一代的Clarkdale/Arrandale有如下的加强:
32nm制程工艺下提供原生四核心设计,全线产品支持超线程技术(截止目前)
CPU/GPU完全整合,全32nm工艺制程带来更低的功耗与发热量
GPU性能增强,移动版处理器图形核心拥有12个执行单元,性能比上一代HD集显提升2倍
第二代的睿频加速技术,可以达到更高的睿频加速主频,同时支持CPU/GPU性能动态调节
加入效率更高、功能更强大的AVX指令集
▲性能提升明显 Intel SandyBridge抢先测
看过以上的总结之后,我们可以大致看出第二代智能处理器的NB所在,看过一些基本情况之后,我们还是来看看这几款即将与大家见面的处理器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表现,最直观的就是通过与上一代的一些主频、配置近似的产品对比来检阅一下这些新锐处理器的真实性能。
▲性能提升明显 Intel SandyBridge抢先测
我们选择的采用第二代智能处理器四核处理器的产品是来自联想的Y560P,这是一款采用酷睿i7-2720QM处理器与HD 6570M独立显卡组合的产品,而出于定位方面的考虑,在对比产品方面我们选择了采用酷睿i7 820QM处理器的笔记本产品,从Intel的对位关系来看,这两款产品是比较明显的对等产品,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的对比可以更好的展示新平台产品在性能方面的提升。
除了硬件配置,预装win7的操作系统
也是选购电脑时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随品牌电脑预装是获得正版预装Win7的最便宜的方式。不预装
操作系统
是商家压低电脑价格的伎俩,剥夺了消费者以最低廉价格购买到正版Win7的机会。
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的测试软件来测定这两款笔记本的实际表现,在测试中我们为两台笔记本统一安装了英文版Microsoft Windows 7 Ultimate Version 6.1.7600版本的操作系统进行测试,而测试内容则包括了SYSmark2007 Preview、PCMark Vantange、Cinebench R10、SiSoftware Sandra Professional v2009等多款测试软件,从整体性能评估、整机办公性能、整机家用性能、处理器子系统以及内存缓存、显示子系统等多个方面来对比第二代智能处理器这个最新的笔记本平台与上一代主流笔记本平台配置之间的性能差异。
CINEBENCH R10使用针对**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测试包括两项,分别针对处理器和显卡的性能指标。第一项测试纯粹使用CPU渲染一张高精度的3D场景画面,在单处理器单线程下只运行一次,如果系统有多个处理器核心或支持多线程,则第一次只使用一个线程,第二次运行使用全部处理器核心和线程。第二项测试则针对显卡的OpenGL性能。
▲i7 2720QM机型 CINEBENCH R10测试成绩
从最终测试结果来看,Intel酷睿i7四核处理器Core i7-820QM虽然原始频率只有1.73GHz,但是得益于其采用的智能加速技术可以将主频提升至3.06GHz、133MHz的QPI总线速度以及高达8MB的三级缓存,在单核渲染测试中得分为4102分,而新的酷睿i7 2720QM处理器则由于基础主频的缘故扥分达到了4177分,但是总体而言单核心渲染部分的测试成绩两者还是很接近的。仅就单核心渲染成绩来看,虽然基准主频之间存在着400MHz左右的差距,但是由于两款产品均有睿频加速技术来提升单核心主频,所以两者在单核心渲染能力方便的差距并不是太大。
▲i7 820QM机型 CINEBENCH R10测试成绩
多核测试部分Core i7-820QM的得分凭借4核心8线程以及8MB的三级缓存超过了10000分的大关,而同样拥有4核心8线程处理能力的酷睿i7 2720QM的测试成绩更是超过了15000分,性能提升幅度达到45%左右。与单核心的渲染成绩相比,拥有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的酷睿i7 2720QM虽然在三级缓存方面不如老款的酷睿i7 820QM,但是仍然凭借睿频主频以及更强大的多核心协同工作能力在这个环节取得了完胜。
为了让用户有个更加直观的了解,我们还采用了Fritz软件进行了对比测试,Fritz是一款国际象棋软件,它在x86架构PC上实现了当年IBM深蓝所做的关于国际象棋的预测和计算。该软件以PIII 1GHz处理器的性能做为基准,用户可以通过测试成绩了解到当前系统的科学计算性能。
▲i7 2720QM机型 Fritz测试成绩
▲i7 820QM机型 Fritz测试成绩
从测试结果来看,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表现非常出色,以绝对优势超过了上一代的45nm酷睿i7。
在整机性能测试部分,我们主要使用了SYSmark2007 Preview和PCMark Vantange、SiSoftware Sandra Professional v2009软件进行测试,BAPCo SYSmark2007 Preview包括E-Learning 、Office Productivity 、Video Creation 、3D Modeling四个模块,分别模拟用户互联网学习、办公应用、影像创建、3D建模,每个模块代表了一种典型商业用户应用。综合这四项得分最终得出一个对系统评估的总分。这是一款非常贴近于用户实际应用的测试软件,对于被测系统稳定性、兼容性要求很好,给出的结果也非常有价值。
▲SYSMARK测试成绩衡量维度
▲i7 2720QM机型 SYSMARK测试成绩
▲i7 820QM机型 SYSMARK测试成绩
从最终得分来看,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测试成绩表明其拥有的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更高的主频、更好的多核心协同工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为用户提供很不错的办公性能支持,其总体性能得分甚至超出了内存、硬盘配置比其高出很多的对比机型。
PCMark Vantage是Futuremark发布的新一代PCMark基准测试软件,可以衡量各种类型PC的综合性能。相对于上一个版本PCMark06,PCMark Vantage的整体结构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由以前按照PC的几个子系统逐渐转变为按照用途划分子项,更贴近用户的实际使用,针对性也更强,对用户的参考价值也更大一些。它取消了原有的处理器和图形子项,保留了系统总体得分和HDD(硬盘)两个子项,同时增加了Memories(记忆)、TV and Movie(视频)、Gaming(游戏)、Music(音乐)、Communication(通信)和Productivity(生产力)几个新的项目。比较适合衡量PC的家用性能。而由于新的Calpella平台产品大多定位于高端游戏与影音机型,被用户购买之后用于家庭方面应用的可能性更大,所以相比SYSmark2007 Preview,PCMark Vantange更能体现这款M15x的硬件配置在具体应用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PCMARK测试成绩衡量维度
▲i7 2720QM机型 PCMARK测试成绩
▲i7 820QM机型 PCMARK测试成绩
从两款测试产品在PCMark Vantage环节的整体测试成绩来看,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在家用应用方面的综合性能提升是相当明显的,虽然由于对比测试平台配备了性能更好的SSD固态硬盘,但是其他与处理器相关的测试项目的成绩比目前的主流酷睿i7平台还是有了相当明显的提升,其测试成绩要比主流酷睿i7产品提升了18%,从子项测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凡是测试中对处理器性能要求比较高、或者是着重考察处理器性能的子项里,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成绩均比对比的45nm酷睿i7机型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SiSoftware Sandra Professional v2009能够对于被测系统进行方便、快捷、自动化的测试,是帮助我们了解被测系统各个子系统性能的不可或缺的测试软件。它的测试结果比较偏重于理论值,可重复性较好,便于帮助深入分析计算机系统的具体问题。
SiSoftware Sandra 2010
Processor Arithmetic Benchmark
处理器算术性能测试
i7 840QM
i7 2720QM
Dhrystone iSSE4.2
54.38GIPS
86GIPS
Whetstone iSSE3
35.58GFLOPS
71GFLOPS
Processor Multi-Media Benchmark
处理器多媒体测试
Multi-Media Int x8 iSSE4.1
101MPixel/s
138.7MPix/s
Multi-Media Float x4 iSSE2
75MPixel/s
97.22MPix/s
Multi-Media Double x4 iSSE2
40.79MPixel/s
54.2MPix/s
.NET Arithmetic Benchmark
.NET算术性能测试
Dhrystone .NET
10GIPS
15.79GIPS
Whetstone .NET
23.26GFLOPS
42.1GFLOPS
.NET Multi-Media Benchmark
.NET多媒体测试
Multi-Media Int x1 .NET
18.65MPixel/s
24MPix/s
Multi-Media Float x1 .NET
8MPixel/s
7.18MPix/s
Multi-Media Double x1 .NET
15.2MPixel/s
25.5MPix/s
Java Arithmetic Benchmark
Java算术性能测试
Dhrystone Java
58.57GIPS
35GIPS
Whetstone Java
26.22GFLOPS
30.72GFLOPS
Java Multi-Media Benchmark
Java多媒体性能测试
Multi-Media Int x1 Java
15.5MPixel/s
22MPix/s
Multi-Media Float x1 Java
14.47MPixel/s
20.6MPix/s
Multi-Media Double x1 Java
14.42MPixel/s
20.53MPix/s
从测试结果来看,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不管是在计算能力还是多核心效率以及缓存性能方面的测试成绩都要超出目前主流酷睿i7处理器很多,从基准计算能力的提升幅度来看,基本达到了Intel所宣称的提升幅度。
在图形部分的测试中,我们采用了Futuremark的测试软件3DMark Vantage,这是业界第一套专门基于微软DX10 API接口、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打造的综合性基准测试工具,能全面发挥多路显卡、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可以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满足PC系统游戏性能测试需求。3DMark Vantage提供了全新打造的两个图形测试项目、两个处理器测试项目、六个特性测试项目,并引入四种不同等级的参数预设(Preset),可以更细致地反映系统性能等级。在测试中,我们将系统分辨率调整为同一的1024?768,使用测试软件提供的Entry模式来进行测试。
3DMARK测试成绩衡量维度
▲i7 2720QM机型 3DMARK测试成绩
▲i7 820QM机型 3DMARK测试成绩
从上面的测试成绩来看,虽然得分受到两款产品所采用的独立显卡性能不同而各有高低,但是从测试中处理器相关的测试成绩来看,新的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性能方面的提升还是表露无遗,在三项与处理器性能息息相关的测试成绩对比中,得分都要比对比的酷睿i7 820QM机型提升幅度均超过了70%。
IT168评测中心观点:比上一代更加革命与颠覆 可以比肩奔腾成就
从前面的测试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的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在绝对性能上已经超越老版的45nm酷睿i7处理器,而且凭借32nm制程工艺的先进,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拥有着老版酷睿i7处理器所不能比拟的低功耗、低发热。
▲提升30% Intel第2代移动智能处理器评测
而且凭借着32nm制程工艺下提供原生四核心设计,全线产品支持超线程技术(截止目前)、CPU/GPU完全整合,全32nm工艺制程带来更低的功耗与发热量、GPU性能增强,移动版处理器图形核心拥有12个执行单元,性能比上一代HD集显提升2倍、第二代的睿频加速技术,可以达到更高的睿频加速主频,同时支持CPU/GPU性能动态调节、加入效率更高、功能更强大的AVX指令集等特色,其在整体性能方面都远远超过了目前主流的酷睿i7平台,这也让我们对未来的笔记本性能有了更高的期待。
AMD发布新品欲打翻身仗,锐龙7系多核性能超越酷睿i9系列!
如何正确使用windows优化大师
“Windows优化大师软件”(下称“Windows优化大师”)由鲁锦设计,版权归鲁锦所有,软件作者保留所有的权利。
Windows优化大师同时适用于Windows98/Me/2000/XP/2003操作系统平台,能够为您的系统提供全面有效、简便安全的优化、清理和维护手段,让您的电脑系统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Windows优化大师为英特尔(Intel)选定的一个试点项目合作伙伴。
Windows优化大师为英特尔(Intel)超前开发支持计划(“EAP计划”)成员。
Windows优化大师完成并通过英特尔(Intel)实验室EAP测试。
Windows优化大师主要特点如下:
1、详尽准确的系统信息检测。Windows优化大师深入系统底层,分析用户电脑,提供详细准确的硬件、软件信息,并根据检测结果向用户提供系统性能进一步提高的建议。
2、全面的系统优化选项。磁盘缓存、桌面菜单、文件系统、、开机速度、、后台服务等能够优化的方方面面全面提供。并向用户提供简便的自动优化向导,能够根据检测分析到的用户电脑软、硬件配置信息进行自动优化。所有优化项目均提供恢复功能,用户若对优化结果不满意可以一键恢复。
3、强大的清理功能
(1)、:快速安全清理注册表。
(2)、垃圾文件清理:清理选中的硬盘分区或指定目录中的无用文件。
(3)、冗余DLL 清理:分析硬盘中冗余动态链接库文件,并在备份后予以清除。
(4)、ActiveX 清理:分析系统中冗余的ActiveX/COM组件,并在备份后予以清除。
(5)、软件智能卸载:自动分析指定软件在硬盘中关联的文件以及在注册表中登记的相关信息,并在备份后予以清除。
(6)、备份恢复管理:所有被清理删除的项目均可从Windows优化大师自带的备份与恢复管理器中进行恢复。
4、有效的系统维护模块
(1)、驱动智能备份:让您免受重装系统时寻找驱动程序之苦。
(2)、系统磁盘医生:检测和修复非正常关机、硬盘坏道等磁盘问题。
(3)、Windows内存整理:轻松释放内存。释放过程中CPU占用率低,并且可以随时中断整理进程,让应用程序有更多的内存可以使用。
(4)、:应用程序进程管理工具。
(5)、Windows文件粉碎:彻底删除文件。
(6)、Windows文件加密:文件加密与恢复工具。
系统信息检测的主要功能为:向使用者提供系统的硬件、软件情况报告,同时提供的系统性能测试帮助使用者了解系统的CPU/内存速度、显示卡速度等。检测结果用户可以保存为文件以便今后对比和参考。检测过程中,Windows优化大师会对部分关键指标提出性能提升建议。
系统信息检测:
系统检测模块按照系统信息总揽、处理器和BIOS、视频系统信息、音频系统信息、存储系统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其它外部设备、软件信息检测、系统性能测试等分为九个大类:
(1)、系统信息总览:检测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些情况,同时对系统的主要硬件设备列表显示。
(2)、处理器和BIOS:检测电脑的CPU、BIOS、主板(包括芯片组、主板插槽、接口等)、系统制造商、总线设备等。
Windows优化大师可以检测的CPU类型如下:
Intel系列:Core系列、Pentium Extreme Edition、Pentium 4 Cedar Mill、Celeron D、Pentium M Yonah、Pentium D SmithField、Pentium 4 Prescott2M、Pentium M Dothan、Pentium M Banias、Celeron M、Xeon MP、Xeon、Pentium 4 Gallatin、Pentium 4 Prescott、Pentium 4 Northwood、Celeron Northwood、Pentium 4 Willamette、Celeron Willamette、Pentium 3 Tualatin、Celeron Tualatin、Pentium 3 Xeon、Pentium 3 Coppermine、Pentium 3 Katmai、Celeron II、Pentium II(0.25/0.35微米)、Pentium II(移动处理器)、Celeron A、Celeron、Pentium MMX P55C(0.25/0.28微米)、Pentium MMX Mobile、Pentium等CPU。
AMD系列:Athlon 64(0.13/0.09微米)、Sempron、AthlonXP Barton、Athlon XP Thoroughbred、Athlon XP Palomino、Thunderbird、Duron Morgan、Duron、Athlon、K6-III Sharptooth、K6-II+、K6-II Chomper、K6(0.25微米)、K6(0.3微米)、K5等CPU。
(3)、视频系统信息:检测用户的显卡和显示器。注:Windows优化大师能在未安装显卡驱动时,识别出PCI、AGP、PCI Express接口的显示芯片。
(4)、音频系统信息:检测Wave输入/输出设备,MIDI输入/输出设备、音频附加设备和混音设备。注:Windows优化大师能在未安装声卡驱动时,识别出音频芯片。
(5)、存储系统信息:检测系统的内存、硬盘和光驱的信息。
(6)、网络系统信息:检测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信息。注:Windows优化大师能在未安装网卡驱动时,识别出网卡芯片。
(7)、其它外部设备:检测键盘、鼠标、USB控制器、打印机、即插即用设备的信息。
(8)、软件信息检测:检测用户电脑中安装了的软件。
Windows优化大师检测到的软件为使用者已安装的Windows软件(不包括DOS程序),用户可展开列表中的项目,Windows优化大师将对该项目进行详细说明,例如:软件名称、版本、发布商、发布商的网址(鼠标点击可直接访问该网址)、软件安装日期、卸载命令及参数等。
点击“卸载”按钮,用户可以在Windows优化大师中卸载选中的软件。如果部分软件用户已经卸载或已经安装了更好的版本而其软件信息依然存在,用户可以选中后单击“删除”按钮来删除旧软件的相关信息。
备注:鼠标点击“更多相关信息...”,将通过网络搜索与当前条目匹配的相关信息。
鼠标点击“驱动程序下载...”,将通过网络搜索与当前条目匹配的驱动下载地址。
垃圾文件清理:
Windows系统中随着各类应用软件的安装、删除、卸载,使用户硬盘上的垃圾文件日渐增多,不仅占用了大量空间,降低了系统运转速度,更让用户产生反感情绪。为解决上述问题,给用户提供一个自由安详的操作氛围,Windows优化大师提供了强大的垃圾文件清理功能。
1、基本使用方式
进入垃圾文件清理。Windows优化大师首先将当前硬盘使用情况用饼状图报告用户。
用户在驱动器和目录选择列表中选择要扫描分析的驱动器或目录,然后点击"扫描"按钮,开始分析垃圾文件,每分析到一个垃圾文件,Windows优化大师就将其添加到分析结果列表中,直到分析结束或被用户终止。
用户可展开“扫描结果”列表中的项目,Windows优化大师将对该项目进一步说明,例如:文件名、文件大小、文件类型、文件属性、文件创建时间、上次访问时间和上次修改时间等。在在展开项目中点击“属性”将通过系统对话框进一步让用户查看该文件的属性。点击“打开”,Windows优化大师将用系统默认的打开方式打开该文件。使用者通过这些信息可对选中文件获得进一步了解,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垃圾文件清理的安全性。
扫描结束后,用户可点击“删除”按钮删除分析结果列表中选中的项目或点击“全部删除”清除分析结果列表中的全部文件。
Windows优化大师的删除方式有三种:
(1)、将文件移送到回收站。删除后用户可以从回收站还原这些文件。
(2)、直接删除文件。
(3)、用Windows文件粉碎机不可恢复地删除文件。选择此项将用Windows优化大师内置的文件粉碎机删除文件。
(4)、将文件删除后备份到指定的目录中。该项的右侧为备份目录的位置。压缩备份的文件可以随时从Windows优化大师自带的备份与恢复管理器中恢复。
2、扫描选项
此处定义了Windows优化大师在扫描过程中要进行的动作。普通用户只需单击“推荐”按钮,按照Windows优化大师推荐的扫描选项来进行垃圾文件清理即可。以下扫描选项的说明提供给愿意了解扫描过程详细信息的用户,包括:
(1)、扫描使用文件类型列表。选中该项将按文件类型在所选硬盘或目录中扫描垃圾文件。
(2)、扫描时自动检查文件是否正被使用。选择此项,分析过程中若文件正被别的应用程序使用,则跳过该文件。建议选择。
(3)、扫描系统临时目录。选中此项将扫描临时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
(4)、扫描无效的快捷方式。很多时候用户系统中的一些快捷方式指向的目标文件已经不存在了,但快捷方式确还保留着。选中此项将在所选硬盘或目录中搜寻无效的快捷方式。注:对于安装有多个操作系统的电脑,Windows优化大师可能无法正确判断快捷方式是否有效。因此,当检测到用户有多个操作系统时,Windows优化大师将要求用户选择是否扫描无效的快捷方式。对于只有一种文件系统的用户,请选择"是",对于多种文件系统共存的系统请选择"否"。
(5)、扫描快捷方式时包括指向光驱或网络驱动器的项目(不推荐)。选择此项在扫描无效的快捷方式时,Windows优化大师将检查目标文件指向光驱或网络驱动器的快捷方式。不建议选择。
(6)、扫描IE临时缓存。用户可在该选项右侧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扫描“全部IE缓存”(该选项将扫描IE Cache、IE Cookie、IE URL Histroy)、“全部IE 缓存,但不包括IE Cookies”或者“全部IE缓存,但不包括IE Cookie和IE URL Histroy”。建议用户选择第2项。
(7)、扫描无用的文件夹。选择此项,在扫描过程中将分析硬盘上无用的目录。建议选择。
(8)、全部扫描结束后进行删除可行性分析。选择此项,在扫描过程中将分析扫描结果的卸载可行性。该分析耗时较长,不建议选择。
(9)、扫描硬盘上所有的空文件夹。选择此项,在扫描过程中将分析硬盘上所有没有文件的空目录。由于没有内容的空目录不一定是无用的,因此不建议选择。
(10)、允许扫描只读属性文件。选择此项将分析文件属性为只读的文件,否则将跳过这些文件。
(11)、扫描零字节文件。选择此项将扫描出所选硬盘或目录中的所有文件大小为0字节的文件。由于空文件不一定是无用的,因此不建议选择。
(12)、允许扫描系统属性文件。选择此项将分析文件属性为系统的文件,否则将跳过这些文件。由于系统属性文件一般比较重要,因此不建议选择。
(13)、扫描X天没有访问过的文件。X可以是1-999,默认为360天。选择此项在扫描过程中将分析硬盘上所有X天没有访问过的文件。由于长期不使用的文件不一定就没有用,因此不建议选择。
3、文件类型
Windows优化大师定义了常见的垃圾文件类型。普通用户只需单击“全选”按钮后,进行扫描和清理即可。
用户可以自行添加和删除垃圾文件类型,例如:要添加Pascal语言编译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可以点击“增加”按钮,进入垃圾文件类型增加子窗体,首先在文件说明中输入“Pascal临时文件”,然后在垃圾文件类型中输入“*.~pa”,最后点击“确定”即可完成。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在这里设置垃圾文件分析过程中要不分析的文件夹。Windows优化大师默认跳过以下三个文件夹:
(1)、系统存放“发送到”菜单的文件夹。
(2)、存放IE缓存文件的文件夹。跳过此文件夹的原因在于用户可以在扫描类型中选择“扫描IE临时文件”来扫描其中的内容。
(3)、系统的临时文件夹。跳过此文件夹的原因在于用户可以在扫描类型中选择“扫描系统临时目录”来扫描其中的内容。
备注:非常规垃圾文件类型包括一些诸如预编译头文件...等垃圾文件类型,建议用户选择。
4、目录统计
为方便使用者了解自己硬盘的使用情况,Windows优化大师还提供了目录统计功能。
用户在窗体上方选择待统计的分区或文件夹后,点击“统计”按钮即可开始统计。每统计完一个目录,Windows优化大师就在统计结果列表中添加一条记录,包括:文件夹、子目录数、文件数、大小及图示等。统计完毕,用户可以详细查看哪些目录占用了自己比较大的磁盘空间,Windows优化大师用不同颜色和长度的图形来表示某一目录具体对硬盘空间的占用。
鼠标点击统计结果列表中的文件夹项目,Windows优化大师还会对其下的子目录进行统计。
5、重复文件
重复文件分析是提供给有经验的Windows使用者的一项功能,它可以分析出硬盘上相同的文件。
用户在窗体上方选择待分析的分区或文件夹后,点击“分析”按钮即可开始重复文件查找。
重复文件分析的条件可以是:
(1)、文件名相同(必须选项);
(2)、文件大小相同(可选项,默认选择);
(3)、文件修改时间相同(可选项,默认选择)。
同时用户还可以将分析过程设置为:
(1)、需分析的文件类型。默认为*.*,即:硬盘上的所有文件,用户可以自行定义该项,以便查找分析自己感兴趣的重复文件。例如:若定义为*.mp3,则会分析硬盘上的mp3重复文件。
(2)、跳过指定的文件夹(默认选择为分析时跳过Windows目录,您也可以选择分析时跳过其他的目录)。
(3)、跳过小于指定大小的文件(文件太小即便删除也释放不了多少硬盘空间,同时还影响重复文件分析的速度,Windows优化大师默认跳过分析小于50Kb的文件)。
注意:硬盘上的重复文件并不等于无用的文件,建议用户在删除重复文件以前做好备份工作。
软件智能卸载:
电脑爱好者们在使用自己的PC时都会安装或多或少的应用软件。软件安装比较容易,部分软件甚至是所谓的绿色软件(绿色软件:指无需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程序),然而在卸载应用程序时,可能会碰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软件的卸载程序已被损坏导致反安装失败,用户不得不直接删除该应用程序;二是对于部分绿色软件由于其在运行过程中动态生成了部分临时文件或更改了用户的注册表,直接删除会在系统中留下冗余信息。长此以往,这两种情况会导致使用者的系统越来越臃肿,降低运行速度。
Windows优化大师针对上述情况,向用户提供了“软件智能卸载”功能。它能够自动分析指定软件在硬盘中关联的文件以及在注册表中登记的相关信息,并在压缩备份后予以清除。用户在卸载完毕后如果需要重新使用或碰到问题可以随时从Windows优化大师自带的备份与恢复管理器中将已经卸载的软件恢复。
进入“软件智能卸载”页面,Windows优化大师在该页面的上方的程序列表中向用户提供了Windows开始程序菜单中全部的应用程序列表,使用者可以在列表中选择要分析的软件。如果要分析的程序没有出现在列表中,用户可以单击“其他”按钮,手动选择要分析的软件。
选择好要分析的软件后,鼠标单击“分析”按钮,Windows优化大师就开始智能分析与该软件相关的信息了。
在分析过程中,Windows优化大师首先会检测该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的结合程度,当发现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结合非常紧密时,Windows优化大师会自动查找操作系统是否提供了该应用程序的反安装程序,若有则提示用户是否直接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反安装程序进行卸载。接下来,Windows优化大师会智能查找硬盘上与该应用程序相关的文件以及分析注册表中与该应用程序相关的信息。注册表分析结束后,Windows优化大师将分析与该应用程序关联的后台服务。最后,Windows优化大师会对分析结果进行卸载安全性和可行性检查,并从分析结果列表中去掉Windows优化大师认为不安全或不可行的待卸载文件或注册表信息。
用户可展开分析结果列表中的项目。Windows优化大师将对选中的文件、文件夹、注册表、服务等相关信息进行详细说明。
分析结束后,使用者单击“卸载”按钮,Windows优化大师就会备份相关的注册表信息和文件信息后进行卸载操作。在Windows9x下,Windows优化大师提供的默认备份方式可能速度较慢,用户可以先将备份压缩率设置为最快后进行卸载。备注:若Windows优化大师检测到某一文件正被使用,则将在下次开机时予以自动删除。
用户在卸载完毕后,如果需要恢复已卸载的应用程序,可单击“恢复”按钮进入Windows优化大师自带的备份与恢复管理器,只要使用者没有删除相关的备份信息,都可以从这里恢复历史上曾经卸载的应用程序。
ActiveX插件清理:
ActiveX是Microsoft提出的一套基于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的控件标准。ActiveX/COM组件在使用时需要在系统中进行安装并注册,通常在应用程序的安装过程中即包括了ActiveX/COM组件的安装步骤。
由于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开始使用ActiveX/COM组件来扩展自身的业务逻辑、事务处理和应用服务的范围,因此,系统中安装的ActiveX/COM组件越来越多,而很多应用程序在卸载时没有同时删除这些组件,因此,Windows优化大师向使用者提供了ActiveX/COM组件的清理功能。
进入系统清理维护的ActiveX清理,单击“分析”按钮,Windows优化大师会自动分析硬盘上的ActiveX/COM组件是否有效。
检查结束后,用户可展开分析结果列表中的项目。Windows优化大师将对该项目的组件名称、版本、相关文件、注册信息、组件状态等进行说明。
检查完毕,使用者可以在分析结果列表中选择绿色图标的ActiveX/COM组件进行修复。在修复时,Windows优化大师自动对该组件的相关信息(注册信息、文件等)进行备份,若修复后遇到问题,用户可以单击“恢复”按钮,进入Windows优化大师自带的备份与恢复管理器恢复该组件。注册用户可点击“全部修复”按钮修复分析结果中可安全修复的全部项目,若分析结果中没有可安全修复的项目,“全部删除”按钮为灰色不可点击状态。
在分析结果列表中,不同的图标代表不同的含义:
:红色图标表示该ActiveX/COM组件正常,Windows优化大师在安全模式下不允许修复。
:蓝色图标表示Windows优化大师无法判断该组件是否有效,Windows优化大师在安全模式下不允许修复。
:绿色图标表示该ActiveX/COM组件有问题,Windows优化大师允许修复此类组件。
备份与恢复恢复管理器:
为了防止用户误操作导致系统故障。Windows优化大师向用户提供了备份与恢复恢复管理器。目前,Windows优化大师的自动优化、注册表清理、冗余DLL清理、ActiveX清理,,,、开机速度优化、系统个性设置中的右键菜单设置、其他设置选项中的系统文件备份与恢复、系统安全优化的附加工具中IE插件管理均已纳入统一的备份与恢复模块。
Windows优化大师的备份时采用了高压缩率的快速压缩算法,经测试仅仅在Windows优化大师默认压缩率下即已超过Winzip压缩率,达到了WinRAR的最大压缩率。Windows优化大师用户若选用最大压缩率则可全面超越目前流行压缩软件的压缩率,为用户节省了大量备份的磁盘空间。据测试,WindowsXP的48MB注册表备份文件可以压缩到3MB(Windows98下更可压缩至1MB左右);9MB的动态链接库可以压缩到不到2MB。
进入Windows优化大师的备份与恢复窗口,列表中列出了当前可以恢复的备份,随Windows优化大师的操作界面不同,此处列出的备份可能是:注册表的全部信息、动态链接库备份、ActiveX/COM组件备份、垃圾文件清理备份、驱动备份、软件智能卸载备份、系统文件备份等。每一项备份信息从左到右分别是备份日期、备份文件名称、备份说明、备份文件大小以及备份时用户的操作系统等。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不同的备份存放格式Windows优化大师使用了不同图标来表示,如下所示:
:**磁盘图标表示该备份文件经过Windows优化大师压缩存放,可以用Windows优化大师解压缩恢复;
:蓝色磁盘图标表示该备份文件Windows优化大师没有进行压缩存放(可能是Windows优化大师压缩失败或待压缩的备份文件太小而没必要压缩),可以使用Windows优化大师进行恢复;
:灰色磁盘图标表示该备份文件已经损坏或与备份文件相关的恢复信息已经损坏,Windows优化大师无法进行恢复。
在备份与恢复中,用户还可以对其属性进行设置。目前,Windows优化大师提供的设置选项包括:
(1)、备份压缩率设置。使用者可以设置Windows优化大师备份时的压缩率为最快压缩率(压缩速度最快,但压缩率较小,因此压缩后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较大);默认压缩率(Windows优化大师默认的压缩率,速度较快,压缩率较高,压缩后文件占用磁盘空间较小);最大压缩率(压缩速度较慢,压缩率最高,压缩后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最小)。
(2)、备份路径。Windows优化大师默认的备份目录为Windows优化大师目录下的Backup子目录。使用者也可以在此处重新定义。
(3)、恢复后Windows优化大师自动删除备份文件和备份的相关信息。选中此项,当备份项目进行恢复操作后将自动删除该项备份。建议用户不选择此项而采用手动删除备份的方式,以确保恢复万无一失。
系统磁盘医生:
由于死机、非正常关机等原因,Windows可能会出现一些系统故障。例如:交叉链接的文件(即:文件分配表中的两个文件或目录共用同一个磁盘空间)等。为解决此问题,在DOS/Windows9x中,Microsoft提供了Scandisk。而Windows2000/XP/2003通常是在启动时发现此类问题后要求用户确定是否运行Chkdsk进行检查,进入Windows后,即便再次运行Chkdsk也无济于事,因为Windows2000/XP/2003不允许在保护模式下修复故障(即使发现了故障也是如此)。同时由于开机的检查非常耗时,一些用户在出现问题时选择了跳过检查,长此以往问题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导致系统崩溃。
对此,Windows优化大师向Windows2000/XP/2003用户提供了系统磁盘医生功能。它不仅能帮助使用者检查和修复由于系统死机、非正常关机等原因引起的文件分配表、目录结构、文件系统等系统故障。更能自动快速检测系统是否需要做以上的检查工作,以帮助用户节约大量的时间。
该功能的用法非常简单,进入系统磁盘医生界面,选择要检查的磁盘,单击“检查”即可。用户可以一次选择多个磁盘(分区)进行检查,同时在检查的过程中用户也可以随时终止检查工作。
系统磁盘医生的设置选项说明如下:
(1)、扫描所有受保护的系统文件并用正确的 Microsoft 版本替换不正确版本。点击“扫描”,Windows优化大师会调用系统的文件保护器扫描所有受保护的系统文件,注意在扫描检查过程中可能会要求使用者插入Windows安装光碟。建议用户在运行系统磁盘医生前,花一点时间进行本项检查。
(2)、系统磁盘医生在检查磁盘的过程中自动修复发现的错误。选择该项,系统磁盘医生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错误将试图自动修复它。注:由于系统磁盘医生在修复错误时需要完全获取该磁盘(逻辑卷)的写权限,因此若用户后台驻留有反病毒防火墙等系统磁盘医生会在检查前提示您获取该权限失败。此时,您可以选择“确定”继续检查工作,或选择“取消”待关闭后台程序后再进行检查。选择“确定”,系统磁盘医生不会强行修复发现的故障,但会尝试进行修复。另:用户可用Windows进程管理来关闭后台运行的程序。
(3)、系统磁盘医生在检查磁盘的过程中列举分析过程的详细信息。选择该项,在检查过程中系统磁盘医生会显示详细分析的过程。
(4)、系统磁盘医生在检查磁盘前,首先分析该磁盘是否需要检查。选择该项,在开始检查前系统磁盘医生会自动分析该磁盘是否需要进行检查,即类似于Dos/Windows9x开机能自动判断是否需要做Scandisk。如果系统磁盘医生检查到系统数据正常正常,则不再进一步做下一步的检查。
(5)、系统磁盘医生在全部项目检查完毕后对磁盘的可用空间进行校验分析。选择该项,系统磁盘医生在全部检查结束后会进行类似于Dos/Windows9x下Scandisk的磁盘表面扫描。系统磁盘医生将分析磁盘是否存在坏扇区,若发现损坏扇区,与其他物理磁盘错误修正软件一样,Windows优化大师会将该扇区标记为“bad”从而隔离了该扇区,使其不会造成危害。
以上是比较常用的。一般情况下。知道这些就足够了。
英特尔9代与10代处理器:超越速度的全新体验
虽然PC电脑的市场似乎已经被智能手机挤压很多,但在PC电脑端应用的多项技术正在被移植到智能手机端,因此如果将PC电脑称为智能手机产品的老师,羽度非凡认为这样的说法并不为过。PC电脑行业的市场虽然被挤压,但并不意味着这一行业市场永远消失,性能带来的强劲体验是智能硬件设备的核心,在智能手机产品中是这样,在PC电脑领域也同样是这样的。
英特尔和AMD是PC电脑领域的芯片供应商,虽然英特尔一路都在碾压AMD的产品,但AMD的处理器芯片和显卡产品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在发热控制和性能方面没能超越英特尔,不过在功耗控制方面却是AMD的一大优势。在2019台北电脑展会的前一天,AMD发布自家第三代锐龙处理器,其中包括锐龙7系列的3700X、3800X两款产品以及锐龙9系列的3900X。
三款产品属于全新第三代平台,基于全新的7nm工艺制程Zen 2架构。锐龙7系的3700X采用8核心16线程的设计方案,基础主频达到3.6GHz,CPU自动睿频可达到的最高频率为4.4GHz,TDP热功耗达到65W的主流水准,同系列的3800X与3700X在结构上基本保持一致,但主频提升至3.9GHz,睿频的最高点也提升0.1GHz,不过与此同时散热功耗也达到了105W。
虽然AMD还在本次发布会上推出性能更为强劲的锐龙9 3900X,但在AMD公布的性能对比测试图中很容易看出,锐龙7系的3800X在单核性能方面已经超越英特尔的酷睿i7 9700K,与酷睿i9 9900K的差距大约仅有1%,而多核性能方面则是大幅度碾压i7 9700K,相较于i9 9900K的多核性能也领先2%左右。AMD推出的锐龙9 3900X拥有更高的性能,采用12核心的24线程设计方案,主频达到3.8GHz,CPU自动睿频的最高水准可以达到4.6GHz。
此外AMD还发布了全球首款采用PCI-E4.0协议的X570芯片主板,虽然在多数网友的印象中,英特尔依然是PC电脑行业顶尖的芯片制造商,但AMD的穷追不舍也为英特尔提供了巨大的压力,如果AMD能够在处理器的单核性能做到更稳定的发挥,同时控制发热程度的话,凭借低功耗的优势或许真的可以实现翻身超越英特尔。
英特尔和AMD有什么区别!
电脑处理器性能不断突破,英特尔作为全球芯片制造巨擘,带来了9代和10代处理器,让计算能力和用户体验达到全新高度
性能飞跃10代处理器相较于9代,单核性能提升约10%!频率飙升、架构优化,无论是日常办公还是图形处理,10代都能让你感受到速度的震撼!
功耗革新10代处理器采用先进的10nm工艺,相较于9代的14nm,功耗大幅降低。高效能、低功耗,让你的电脑续航更长久!
技术革新10代处理器引领潮流,支持英特尔快速存储技术,数据存取速度飙升!更强的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支持,图形性能大幅提升,为你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
选择适合你的处理器无论是9代还是10代,英特尔都为你提供超越速度的全新体验!选择适合你的处理器,让你的电脑焕发新生!
英特尔做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微软做计算机的芯片
英特尔和AMD的区别如下:
1、价格不同。
一般来看,AMD的芯片要比英特尔同配置的便宜。如果预算紧张,那么选择一个AMD的CPU可能是最好的主意。
2、超频不同。
CPU有固定的时钟频率,其通常被设置好一个典型的基准值,以确保有一直稳定的最佳性能。为了可以调整CPU时钟频率,用户希望能购买到可以改变数值的CPU。提高CPU工作的频率称为“超频”,其可使CPU的时钟频率高于基准值。AMD芯片为超频配备了超频固态选项,性价比更高,也更便于用户更改设置。而对于英特尔芯片来说,其通常已经固定好了基准时钟频率,无法选择超频,除非用户可以买到一个非固定的CPU。
2、GPU的效率不同。
图像处理器(GPU)的效率是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因此在挑选一个CPU时考虑GPU效率有时也会很棘手。即便AMD处理器可以帮助用户节省大量的金钱,但如果对CPU有更多的预算,那么更强大的英特尔i5和i7处理器将会是更棒的选择,其优势在于配备有高端显卡。当使用同样的显卡,通过比较一个英特尔芯片和一个AMD芯片在运行应用程序上的快慢时,就可以在帧率和延迟方面有一个真正的、可衡量的差异对比。
3、用户选择不同。
当用户在选择AMD和英特尔哪家公司的处理器问题上犹豫时,其实结果却根本没有真正的“正确”答案。因为每个用户对自己电脑的配置都有不同的需求和预算。对于在购买CPU上预算紧张的消费者,AMD的CPU通常是正确的选择,因为相同价位上来看,同样是150美元,AMD的芯片通常比英特尔芯片有更好的性能。不过如果用户手中有更多的钱,想配置有更高端GPU时,英特尔酷睿i5和i7的处理器系列将是更明智的选择。
结束语:挑选CPU前必须先了解自己想用电脑做些什么。如果用电脑是为了浏览网页、看视频或是发邮件等这些工作任务的话,随便买个普通的AMD CPU就足矣。如果热衷于打游戏,而且有高预算,那么最好购买英特尔的处理器。
英特尔做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微软做计算机的芯片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正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微软与英特尔亦是如此。
当微软自研处理器传闻一出,不少媒体就开始为英特尔担心,如“微软与英特尔关系破裂”、“英特尔将被抛弃”等。就目前而言,即便传闻为真,微软短期内想要彻底摆脱英特尔并非易事,Wintel联盟或许不再,但是微软与英特尔的合作却不一定会结束。
假设微软成功自研处理器,那可预见的是,微软将用自研处理器替代英特尔处理器。然而无论在服务器或是个人电脑领域,英特尔都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并已构建起庞大且强大的生态系统,微软想要撕掉身上牢牢贴着的“Wintel”标签重新构建生态体系这非常考验微软的决心。
凭借云计算业务,微软已开始重新焕发活力,而英特尔,近年来有业内人士认为它正随着个人电脑时代的过去而进入“中老年期”。如今微软被传自研处理器,英特尔更是被认为处于危机四伏。
事实上,无论自研处理器传闻是否属实,微软此前拥抱高通、Arm等种种行为,早已给英特尔作出了提醒,而苹果M1也为英特尔敲响了警钟,英特尔不至于毫无打算。
回顾英特尔发展历程,其一路走来踩雷无数,但都一次次地扛了过来,掉坑里了再爬起来前进,最终成为半导体行业霸主。如今,英特尔正面临关键转型和重大挑战,未来命运如何,时间终会告诉我们答案,现在说英特尔“没落”或仍为时尚早。
不过,无论微软或是英特尔,都不得不承认属于他们的Wintel时代已过去,“双霸主神话”或将走向终结。但是谁又知道,这两位曾经的霸主是否正在酝酿新传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